第19573章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承认陷入新一波疫情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广福路8号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邮编:650228,举报电话:0871—12380。
截至1月20日,首批58部电梯已全部达到安全运行条件,为1月22日移民群众的顺利搬迁安置提供了安全保障。通过检测发现电梯救援通道、应急通话、土建配套、正式供电布线、电梯调试等方面的问题733个,为保证移民安置工作顺利进行,积极指导相关部门对问题进行整改,确保移民安置群众的生命安全。
据了解,昭通市质量技术综合检测中心从2020年6月起就启动巧家县搬迁地608部电梯的监督检验工作,为巧家县搬迁安置工作保驾护航。(来源:昭通市市场监管局)。2021年1月8日至13日,昭通市质量检测中心组织12名技术骨干,到巧家县金塘镇对白鹤滩电站移民搬迁安置点的电梯进行检测。下一步,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将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力履行职责,集中骨干力量,对巧家县北门、黎明两个安置点的118部电梯进行复检,确保移民如期搬迁入住据了解,昭通市质量技术综合检测中心从2020年6月起就启动巧家县搬迁地608部电梯的监督检验工作,为巧家县搬迁安置工作保驾护航。
通过检测发现电梯救援通道、应急通话、土建配套、正式供电布线、电梯调试等方面的问题733个,为保证移民安置工作顺利进行,积极指导相关部门对问题进行整改,确保移民安置群众的生命安全。(来源:昭通市市场监管局)。11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发展。
规划布局绿色能源开发,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完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推进互联互通工程建设,积极连通主干道,适度加密支线网,构建两环四纵五横九联高速公路网。坚持把劳动力有序稳定转移就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招,按照近抓转移就业为主、远抓产业培育支撑的思路,以高度组织化为根本,积极构建政府对政府、政府对重点企业的长效对接机制,推动劳动力有计划、有层次、有保障地转移就业,2020年末贫困劳动力和易迁劳动力转移就业率分别达87%、91%,贫困户和易迁户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加强经济领域、金融领域、政府债务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下沉,深入开展乡镇卫生院等级创建工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治理能力,推动全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24.纵深推进四个一行动,全力打造天蓝、山绿、水清、果香美丽宜居昭通。加强镇雄磷矿资源勘探开发,推进关联产业绿色高品质发展。加快昭通机场迁建,力争尽早建成并转场投运,统筹推进永善支线机场和盐津、镇雄等通用机场建设。健全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机制,完善规划实施动态监测、定期分析、专项评估机制,建立到单位、到岗位、可量化、科学合理的推进落实考评体系,推动目标任务精细化管理、精准化落实。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成贵高铁通车运营,渝昆高铁开工建设,昭通迈入高铁时代。站位昭通看昭通,我们该干什么,在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全省战略中找准切入点、抓住支撑点、抢占制高点,有序借力、有效借势,创造了1年建成两个中等县城规模的大型跨县区安置区,1个月完成白鹤滩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协议签订的奇迹,实现了劳动力转移就业、跨省搬迁安置、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三是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谋篇布局。
全域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和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所有县(市、区)高标准创建成国家卫生县城(城市),省级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比例均达到60%以上,实现城乡环境大改善、群众面貌大提升、整体形象大改观。其余各县聚焦干净、宜居、特色、智慧四大要素,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市政公用设施提级扩能、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城区公共服务提标扩面、区域环境卫生提档升级,建设具有较强产业支撑力、人口聚集力、文化承载力、辐射带动力的美丽县城。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劳动密集型企业引进和东部产业承接力度,强化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拓展互联网+、电商等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有机衔接。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健全三线一单环境管控长效机制,推进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绿色改造,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能力,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发展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转变,全方位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稳步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四个敢不敢、善不善为标尺,以敢想敢干、敢于担当、敢为人先的气魄和勇气破题破局,从根本上打破过去看山难、望水愁的思想桎梏,彻底扭转凡事论风险、讲困难、谈条件的不良习气,推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大转变,敢于顶住各种风险压力,勇于克服重重困难矛盾,以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推进高原特色产业创新突破,推动此苹果非彼苹果此马铃薯非彼马铃薯的根本性转变,在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水电移民安置模式创新、产业培育、基础改善等多个领域实现换道赶超、一步跨越。坚持把高原特色产业作为实现高质量脱贫的重要支撑,全面落实三个全覆盖及村村有亮点、组组有看点、户户有支撑要求,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以单点突破带全局,六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海升集团10万亩高标准苹果示范园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标杆和方向,推动了此苹果非彼苹果此马铃薯非彼马铃薯的蝶变。39.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乌蒙铁军。21.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保障有力的水网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30.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城镇化率大幅提高,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全覆盖,深度融合、特色彰显,无所谓城、无所谓乡发展新格局全面形成。
聚焦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这个基本市情,大力弘扬搬不动山就搬人的新时代愚公精神,努力推动地质灾害隐患地区、高寒冷凉落后山区、生态敏感脆弱地区、石漠化重点地区、不具备发展条件地区的群众实施避险搬迁和生态移民搬迁,大力推进以迁入中心城市为主的跨县(市、区)搬迁、进城入镇安置,持续推进跨省搬迁安置,全面推动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白鹤滩水电站援建工程有序推进。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和服务体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鼓励文艺精品创作,激发昭通作家群创作活力,展示文明友善、开放包容崭新形象。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深入学习运用建党100年的宝贵经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贡献力量。
8.实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行动,大幅度提高脱贫质量与成色。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各项要求,坚持和完善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立足实际融入和服务大局大势,坚持以改革创新引领新发展阶段,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高位谋划、系统谋划、超前谋划、深度谋划,深入落实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要求,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为首要任务,以加快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为主题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紧扣滇川黔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来定位,着力形成新型城镇化发展大格局,全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生态环保体系和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闯出一条奋起直追、换道超车、争先进位的赶超跨越新路子,奋力推动滇东北开发提速和崛起,促进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城乡文明进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昭通贡献。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机制。大力推进煤矿整治和提升。
坚持改变物理环境和提升人的精神面貌相结合、生产方式转变与生活方式转变相结合、提升养殖水平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以推进万村整治为抓手,实施家园美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景观亮化、环境净化、乡土文化六化工程,健全村庄保洁收费、用水收费、分片认管监督、疫情疾病防控等长效机制,创新设施管护模式,强化农村改厕改厩,大力推进人畜分离、畜禽集中圈养和规范饲养,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15.把避险搬迁和适度生态移民搬迁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城镇化和生态保护互融共进。坚持便民化、属地化、分散化,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全面推行一部手机办事通,深化行政审批、投资项目审批、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改革,有序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稳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健全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和保障机制,努力成为全省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流程最简、审批速度最快的州市之一。
鲁甸和靖安两个片区结合移民搬迁安置以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同步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完善功能配套,做到融为一体、互为支撑,努力实现两翼齐飞。苹果种植规模突破100万亩,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使昭通苹果成为全国苹果产业塔尖上的10%。
美丽县城、特色小镇和特色村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深度融合、特色彰显,无所谓城、无所谓乡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仅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就拉动城镇化率提高7个百分点。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和综合素质整体提升,文明友善、开放包容的昭通形象进一步塑立。紧扣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全面实施精神家园共建、发展成果共享、和谐关系共创、民族事务共治、示范创建共促五大工程,深入落实十进十促创建措施,健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高标准创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7.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23.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效共享的数字信息网络。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广泛凝聚全社会力量,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提供坚强保障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各项工作始终,把全市上下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调动一切力量,整合一切资源,全力推动十四五规划任务顺利完成、目标全面实现。
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啃下脱贫攻坚最硬骨头的铁齿铜牙,探索创新跨县搬迁、集中安置、进城入镇、进厂上楼安置模式,走实建设配套搬家、产业就业支撑、管理服务保障三步曲,建成69个进城入镇集中安置区,其中万人以上规模的达9个,靖安、卯家湾跨县区安置规模分别位列全国第一和第二。全面加快主要支流、中小河流疏浚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建设,筑牢防洪减灾体系。
36.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坚持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思路,树牢一步登顶意识和第一车间理念,深入落实三个全覆盖和三个有要求,以高度组织化为抓手,以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链为重点,培育和引进一批有规模、有层次、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坚定不移推动六大高原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发展,因地制宜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努力实现规模与质量、品牌与效益同步提升,促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
友情链接: